校友风采
  • 援建方舱医院,我要去!——记我校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工程专业2021届校友徐鹏
  • 校友故事——上海抗疫先锋潘加奎
  • 【校友情深】要做就要力争最好——记我校地质系水文86级校友张云
  • 【校友情深】与“矿”相伴30年 ——记我校86级校友采矿系刘新民
  • 【校友情深】紧跟时代,邂逅机遇,让岁月如歌 ——记86级校友原矿山机械专业李文
  • 【校友风采】从煤矿一线采掘工人到年轻的矿长 ——记我校2005级校友采矿工程专业王涛
  • 【校友情深】学到的知识不会无用,付出的努力终将带来收获 ——记我校86级校友煤综合利用系焦学军
  • 【校友情深】热切的爱,为母校、为煤炭行业 ——记我校86级校友原物资管理工程专业范宝营
  • 【校友情深】只想为母校做一点事——记我校煤田地质与勘探1980级校友谢美华
  • 基层中沉淀,探索中向前——记我校采矿系2009届校友韩栋
  • 华蓥四载复春秋,彭城一聚忆今昔 ——记我校原机电系72级八位校友
  • “头铁”的援疆青年 ——记2018届毕业生体育学院樊晓东、宋朋朋
  • 男儿此生何为傲,武汉战疫有我身——我校2010级校友王江浩与援鄂医疗队一起坚守武汉46天
  • 为武汉疫情防控把好最后一道防线——环境科学99级校友邓绍坡和团队支援武汉医疗废物处置略记
  • 【奋斗的我】火神山奇迹背后的助攻——记我校矿建85级校友范文生
  • 【奋斗的我】校友孙泽栋带头冲在战“疫”一线 “后进村”挂上“前进挡”
  • 助力火神山、雷神山建设中的矿大身影——记我校矿山通风与安全93级校友易军
  • 迈好自己的步,走出自己的路——记我校85级校友原煤综合利用系崔涛
  • 俊杰生,豪歌起,使命必达——记我校采矿系2009届校友白俊豪
  • 学为初心,从卖纸箱到董事长——记我校煤综合利用系84级校友马向东
  • 让“事业”成为日常——记我校采矿系2009届校友戴林
  • 君子以公路之名,聚八方之客——记我校原测物系83级校友黄文元
  • 万分之一的匠心坚守——记中国矿业大学校友、全国人大代表李薇
  • 赤子心,矿大情——记我校原企业管理系83级校友史立志
  • 春秋岁月,砥砺前行——记我校原采矿系83级校友李晋平
  • 一个建筑师的30年历程——记我校矿山建筑系83级校友仲继寿
  • 绿叶对根的情谊——记我校综合系82级校友姚红仙
  • 一生采矿人 一世矿业情——记我校采矿系84级校友孙希奎
  • 与母校相连的半生岁月——记我校地球物理勘探专业84级校友张胤彬
  • 我为做矿大人而自豪——访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05级校友赵春健
  • 征者无疆——访我校机电78级校友任征
  • 绿叶对根的情谊——记我校综合系82级校友姚红仙
    类型:校友风采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发布日期:2019-02-11浏览次数:1
    发布者:李秀发布时间:2019-02-11
    浏览次数:3506

     

    光阴如梭三十载,岁月从未停止流逝,姚红仙的人生河流也滔滔奔腾。

    从学生辅导员到行政工作者,从公司管理层到成功企业家,她的身份一直在转变,但不变的是与母校矿大的缘与爱。

    如今,姚红仙还担任着中国矿业大学上海校友会秘书长,团聚历届毕业生,助力学校发展。

    感谢母校培养

    从本科生到辅导员,再到学生工作处思想教育科科长,姚红仙在矿大待了16个年头。

    在读本科阶段中,姚红仙踏实上进、表现活跃。她曾担任班干部、综合系体育部副部长、校学生会女生部部长等职。在此过程中,她全面提升领导统筹、沟通协调等各方面能力,成为做事严谨、踏实肯干、敢拼敢闯的矿大人。

    凭借优异成绩,姚红仙保研攻读研究生,并成为综合系辅导员。在这繁忙而又充实的时光里,她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学业,还倾心培育下一代矿大人,尽力将矿大的灵与魂传承下去。

    正是得益于矿大培养的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姚红仙在后来面对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工作的时候,仍能临危不乱,直面挑战。姚红仙在校学习的是选矿专业,随后从事行政方面的工作。1998年,她来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的城市深圳,在一家私企从事管理工作。

    四年后,姚红仙来到上海,在经济中心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这期间,她帮朋友打理过广告公司,参与投资了四家公司,用了一年时间在复旦大学学习国学。

    “社会是最好的大学。”对于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姚红仙笑着说。即使她的工作领域多次转换,所面临的挑战也多有不同,但是于她来说,生活其实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

    反哺母校发展

    姚红仙因对矿大的无限情谊,所以在繁忙的工作之外,担任中国矿业大学校友会上海校友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职务,认真尽责地做好校友会的日常工作。

    在姚红仙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校友会除了完成基本工作外,还富有创意地成立了创业投资俱乐部。通过这个俱乐部,姚红仙帮助许多企业家实现一些需求对接。

    姚红仙说道:“校友会不仅是矿大人之间的交流平台,还意味着更多的资源与人才的共享和对接。对于身处上海的广大校友来说,在校友会中享受到的不只有相互之间提供的便利,更多的,还有家一般的归属感。”

    在谈到上海校友会与学校的关系时,姚红仙表示:“作为在上海的校友会,本身的区位优势让我们有着更多更广的资源与更宽的眼界,而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提供给母校的帮助。”

    祝福母校未来

    对于在读的万千学子,姚红仙诚恳地建议:“进入矿大,你的人生就有了下限,但是还有无穷上限。”在大学就读选矿专业时,姚红仙也没有想到自己人生会有那么丰富多姿的宝贵经历,更没有想过会在这么多专业领域有所涉及。她希望,同学们搞好学习,除此之外还要珍惜在校期间的宝贵机会,积极参与社团工作,争当学生干部,有了待人处事的经验才能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姚红仙认为,比起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学里培养出把一件事做好做精的能力。当能力达到的时候,不论是学习还是学生工作,自然水到渠成。而学生个人水平如何体现,并不只看学习成绩,还有面对事情的态度以及处理事务的能力。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谊!”姚红仙始终关注着矿大的发展。姚红仙提到:“矿大的两个双一流学科彰显了自身的实力,希望母校越来越好,越办越强。”

     

     

    新闻来源:李冰月 盛琪琪 王卓然摄影:责任编辑:卢进丽审核:刘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