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 援建方舱医院,我要去!——记我校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工程专业2021届校友徐鹏
  • 校友故事——上海抗疫先锋潘加奎
  • 【校友情深】要做就要力争最好——记我校地质系水文86级校友张云
  • 【校友情深】与“矿”相伴30年 ——记我校86级校友采矿系刘新民
  • 【校友情深】紧跟时代,邂逅机遇,让岁月如歌 ——记86级校友原矿山机械专业李文
  • 【校友风采】从煤矿一线采掘工人到年轻的矿长 ——记我校2005级校友采矿工程专业王涛
  • 【校友情深】学到的知识不会无用,付出的努力终将带来收获 ——记我校86级校友煤综合利用系焦学军
  • 【校友情深】热切的爱,为母校、为煤炭行业 ——记我校86级校友原物资管理工程专业范宝营
  • 【校友情深】只想为母校做一点事——记我校煤田地质与勘探1980级校友谢美华
  • 基层中沉淀,探索中向前——记我校采矿系2009届校友韩栋
  • 华蓥四载复春秋,彭城一聚忆今昔 ——记我校原机电系72级八位校友
  • “头铁”的援疆青年 ——记2018届毕业生体育学院樊晓东、宋朋朋
  • 男儿此生何为傲,武汉战疫有我身——我校2010级校友王江浩与援鄂医疗队一起坚守武汉46天
  • 为武汉疫情防控把好最后一道防线——环境科学99级校友邓绍坡和团队支援武汉医疗废物处置略记
  • 【奋斗的我】火神山奇迹背后的助攻——记我校矿建85级校友范文生
  • 【奋斗的我】校友孙泽栋带头冲在战“疫”一线 “后进村”挂上“前进挡”
  • 助力火神山、雷神山建设中的矿大身影——记我校矿山通风与安全93级校友易军
  • 迈好自己的步,走出自己的路——记我校85级校友原煤综合利用系崔涛
  • 俊杰生,豪歌起,使命必达——记我校采矿系2009届校友白俊豪
  • 学为初心,从卖纸箱到董事长——记我校煤综合利用系84级校友马向东
  • 让“事业”成为日常——记我校采矿系2009届校友戴林
  • 君子以公路之名,聚八方之客——记我校原测物系83级校友黄文元
  • 万分之一的匠心坚守——记中国矿业大学校友、全国人大代表李薇
  • 赤子心,矿大情——记我校原企业管理系83级校友史立志
  • 春秋岁月,砥砺前行——记我校原采矿系83级校友李晋平
  • 一个建筑师的30年历程——记我校矿山建筑系83级校友仲继寿
  • 绿叶对根的情谊——记我校综合系82级校友姚红仙
  • 一生采矿人 一世矿业情——记我校采矿系84级校友孙希奎
  • 与母校相连的半生岁月——记我校地球物理勘探专业84级校友张胤彬
  • 我为做矿大人而自豪——访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05级校友赵春健
  • 征者无疆——访我校机电78级校友任征
  • 君子以公路之名,聚八方之客——记我校原测物系83级校友黄文元
    类型:校友风采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发布日期:2019-05-01浏览次数:1
    发布者:李秀发布时间:2019-05-01
    浏览次数:5558

    孟子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黄文元自学生时代以来,把“勤奋刻苦”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石,把“夯实基础”作为走向远方的垫脚石。他脚踏实地,积跬步,汇细流,为中国的公路事业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用公路筑起一座又一座情桥,给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相见相聚的机会。

     

    忆往昔,情深义重难相忘

    忆往昔,年少幸得恩师之情深、同窗好友之义重;三十载风雨如过云烟,所思但不见,情难却,自难相忘。

    阔别三十年,再次与同学们相聚一堂,黄文元喜上眉梢,激动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早在2018年7月份,黄文元就开始筹划此次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到场。

    阔别三十年,有些同学毕业后至今没有联系,黄文元便找到张书毕老师,在他的协助下寻找同学们当时进入中国矿业大学所填的个人档案。有些联系方式改变了的,黄文元便根据档案上的地址,在网上搜索相关城镇进行寻找。在去年八月份的时候,黄文元还亲自开车去四川寻找一位失去联系的同学,整整用了两天才将他找到。

    “我们班当时都是男生,同学情就如兄弟情,这次聚会少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完整”,谈及当时找老同学的心情,黄文元没有丝毫不耐烦,反倒特别开心——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聚齐了全班同学。

    “今天能走到现在,都是在老师的悉心教育和用心栽培下取得的。”黄文元回忆当时的大学生活,对老师充满了感谢之情。在生活上,老师会对他们严格教导。有一次他们将聚餐用的钱算在了报账中,老师便很严肃地告诫他们以后再也不能犯此类错误。在学习上,老师会给他们耐心指导。在做毕业设计时,他们的班主任邢永昌老师每天晚上指导他们到十一点以后才休息。“即便是在工作以后,我还是会向老师请教有关问题,老师仍旧很耐心地为我解答,真的特别感谢这些老师”。

    师生之情难忘却,无以相报;兄弟之情常在心,不容相忘。在黄文元心中,同窗好友如同手足,大学生活正是因为他们的陪伴才温暖。在下矿的时候,他们会互相提醒对方:帽子、雨靴、矿灯是否穿戴整齐。在学习上,身为学习委员的黄文元每次都会认真检查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看到错误会及时给他指正。“我认为这是学习委员的责任,我希望班级的同学们都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黄文元对待学生工作也持着脚踏实地的态度。

     

    记当年,峥嵘岁月多勤勉

    因受当时的生活条件所迫,黄文元放弃了继续深造读研究生的机会,选择了毕业后工作。但是在他看来,将专业知识学得更加扎实和牢靠是极其重要的,于是在工作五年后毅然选择去西安科技大学攻读工学硕士。待到研究生毕业时,国家已经取消了工作分配,黄文元毫不犹豫地到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找到院长办公室,直接向院长推荐自己。

    从1990年开始,中国的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当时想在高速公路这个行业就业的人门庭若市,院长一听他来找工作当即便拒绝了他。但是黄文元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不卑不亢地向院长展示了自己的在校成绩和所取得的文凭,以及五年的工作经验。经过近半个小时的交谈,黄文元成功地说服了院长,得到了这份后来他为之奋斗了22年的工作。

    “我找工作完全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没有靠任何人际关系”,对于那次找工作的经历,黄文华如是说,“只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把专业知识学扎实了,找到满意的工作不是难题”。

    黄文元对待工作的态度,仍是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项任务,哪怕废寝忘食、焚膏继晷也在所不辞。有一次黄文元突然接到一个紧急任务,只剩下十天要将一份研究报告完成,他便将自己关在一个小房间中,滴水未进、粒米未沾,经过48小时的奋战终于将《车载雷达扫描技术在公路改扩建勘测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报告完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份研究报告荣获河北省2016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不管学习还是工作都应当专心致志,全心投入,这样才能将它做好”,黄文元认为对于工作就应当秉承这种脚踏实地、认真用心的精神,“当然,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做基础是没有勇气担当重任的。”

    黄文元现为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国家首批注册测绘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3年获得陕西省测绘技术比赛个人第一名,并被授予“陕西省测绘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05年和2008年先后两次获得“陕西省测绘行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看未来,今朝学子勇争先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武汉大学第一,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第二,中国矿业大学第三,黄文元感到非常欣慰。“希望在学弟学妹们的努力下,能将我们矿大的专业办得越来越好,不仅仅是测绘专业,所有的专业都可以做得越来越好”,他对母校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对于母校的“双一流”专业——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黄文元认为安全专业方向十分正确。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对安全方面的重视也不断提高。“不仅是人身安全,环境安全也同等重要。结合这方面,不仅要加强矿业方面的安全工作,交通方面的安全工作也要重视”,黄文元认为可以将安全专业和测绘专业有机结合,做一个创新和拓展。

    谈到此处,黄文元说起了2018年8月10日发生在陕西境内京昆高速公路安康段秦岭1号隧道的大客车碰撞隧道口事故,“此次事故警醒我们,任何工作的展开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有上万人,如果能把安全评价在交通和测绘方面进行一定的拓展,那么对于此类事故的减少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对于即将毕业还在找工作的学弟学妹们,黄文元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抓住机会。现在的你们拥有更广的就业平台和更多的择业机会,能展示自己的地方不仅仅是省内、国内,全世界的舞台都在等着你们。其次,要脚踏实地,学好专业知识。不要好高骛远,不管最初的工作如何,都应当踏踏实实地做,当你们的才华展现出来的时候,就算跳槽也有更优秀的工作职位等着你们。”

    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们,黄文元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度过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尽早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进入学习的状态,“以后的人生是靠知识充实的,走过了高考这条独木桥更不应该放松自己,应该在大学里一如既往地好好学习。”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余霞摄影:责任编辑:李秀审核:刘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