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 援建方舱医院,我要去!——记我校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工程专业2021届校友徐鹏
  • 校友故事——上海抗疫先锋潘加奎
  • 【校友情深】要做就要力争最好——记我校地质系水文86级校友张云
  • 【校友情深】与“矿”相伴30年 ——记我校86级校友采矿系刘新民
  • 【校友情深】紧跟时代,邂逅机遇,让岁月如歌 ——记86级校友原矿山机械专业李文
  • 【校友风采】从煤矿一线采掘工人到年轻的矿长 ——记我校2005级校友采矿工程专业王涛
  • 【校友情深】学到的知识不会无用,付出的努力终将带来收获 ——记我校86级校友煤综合利用系焦学军
  • 【校友情深】热切的爱,为母校、为煤炭行业 ——记我校86级校友原物资管理工程专业范宝营
  • 【校友情深】只想为母校做一点事——记我校煤田地质与勘探1980级校友谢美华
  • 基层中沉淀,探索中向前——记我校采矿系2009届校友韩栋
  • 华蓥四载复春秋,彭城一聚忆今昔 ——记我校原机电系72级八位校友
  • “头铁”的援疆青年 ——记2018届毕业生体育学院樊晓东、宋朋朋
  • 男儿此生何为傲,武汉战疫有我身——我校2010级校友王江浩与援鄂医疗队一起坚守武汉46天
  • 为武汉疫情防控把好最后一道防线——环境科学99级校友邓绍坡和团队支援武汉医疗废物处置略记
  • 【奋斗的我】火神山奇迹背后的助攻——记我校矿建85级校友范文生
  • 【奋斗的我】校友孙泽栋带头冲在战“疫”一线 “后进村”挂上“前进挡”
  • 助力火神山、雷神山建设中的矿大身影——记我校矿山通风与安全93级校友易军
  • 迈好自己的步,走出自己的路——记我校85级校友原煤综合利用系崔涛
  • 俊杰生,豪歌起,使命必达——记我校采矿系2009届校友白俊豪
  • 学为初心,从卖纸箱到董事长——记我校煤综合利用系84级校友马向东
  • 让“事业”成为日常——记我校采矿系2009届校友戴林
  • 君子以公路之名,聚八方之客——记我校原测物系83级校友黄文元
  • 万分之一的匠心坚守——记中国矿业大学校友、全国人大代表李薇
  • 赤子心,矿大情——记我校原企业管理系83级校友史立志
  • 春秋岁月,砥砺前行——记我校原采矿系83级校友李晋平
  • 一个建筑师的30年历程——记我校矿山建筑系83级校友仲继寿
  • 绿叶对根的情谊——记我校综合系82级校友姚红仙
  • 一生采矿人 一世矿业情——记我校采矿系84级校友孙希奎
  • 与母校相连的半生岁月——记我校地球物理勘探专业84级校友张胤彬
  • 我为做矿大人而自豪——访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05级校友赵春健
  • 征者无疆——访我校机电78级校友任征
  • 【校友情深】只想为母校做一点事——记我校煤田地质与勘探1980级校友谢美华
    类型:校友风采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发布日期:2021-03-23浏览次数:1
    发布者:李秀发布时间:2021-03-23
    浏览次数:1923

     

     

    2020年1218日,“大地奖学金”颁奖仪式在我校资源学院隆重举行,我校煤田地质与勘探1980级校友、大地工程开发集团董事长谢美华亲自为获奖同学颁奖。他深情地说:“今天看到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感受到同学们自信昂扬的精气神,我愈发觉得设立奖学金这件事情对了。

    就想为母校做一点事

    2009年,恰逢学校百年校庆。我校煤田地质与勘探1980级校友、大地工程开发集团董事长谢美华主动联系学校有关部门,提出要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当学校问他有什么要求时,谢美华和几位毕业于我校的集团高管的想法很简单:“设立奖学金是一种实实在在回馈母校的方式,能够帮助更多学弟学妹成才就行。”

    十多年来,“大地奖学金”陆续对210名优秀学子给予奖励,奖学金总额105万元。不仅如此,2019年第二期“大地奖学金”启动,大地集团专门细化了项目管理办法明确追踪获奖学生发展情况与学弟学妹们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探索让奖学金项目发挥更大、更好育人作用

    对此,谢美华认为:大地也算是为母校做了点事回首求学时光,谢美华十分感激母校的培养:“母校老师们传授我知识,教会我做人的道理。矿大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不会忘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矿大精神!”

    在他看来,关心青年学子的成长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一种传承。工作中的谢美华也常常得到校友的帮助。“有没有矿大的同学”这句话,总能给他带来一种强烈的亲切感。一直以来,谢美华都与相关行业的校友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他总是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在他看来,要用过硬的品牌质量回报校友的信任和帮助。

    不负年少好时光

    1980年,怀着对地质勘探的“浪漫情怀”,谢美华报考了当时的中国矿业学院,进入了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学习。“上学那会,很忙,很充实。”谢美华回忆道。

    从徐州到泰安,再到北京,大一艰苦而又扎实的专业认知实习,给谢美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矿业”二字在他心中逐渐明朗清晰,从此爱上了这个专业。学习之余,学生工作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他曾任班级团支书、班长、系学生会主席。入党后,他还担任了学生党支部书记。他打趣道,自己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学生会办公室。“企业管理的基础技能都是在学生工作时学到的。”

    运动会、早操、卫生评比……说起当学生干部的经历,谢美华感触颇深:“当时为了班级荣誉,就得起早,挨个宿舍地督促同学起床跑操、做广播操。” 他的同班同学何康林回忆道:“谢美华乐于助人,在班里就像我们的老大哥。”班级同学的学习困难、生活困难甚至心理压力,都是谢美华关注的问题。一次物理实验时,一位同学不小心操作失误,损坏了仪器。谢美华得知后,主动帮助他解决问题,排解压力。

    谢美华说,我们矿大人有着共同的特点——专业扎实、勤奋肯干。大地集团对矿大的毕业生有着高度的认可,公司骨干和高级人才中不少人出自矿大。提起团队骨干和校友们,谢美华言语之中满是骄傲。

    不断攀登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本科毕业后,作为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谢美华被分配至煤炭部机关工作,这在旁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美差。1998年,时值煤炭工业部第三次机构改革。在煤炭部工作了14年,时任处长的谢美华却毅然放弃了人们眼中的“铁饭碗”,走上经商之路。

    2007年,刚刚经历多次股权重组的大地公司只有50多位员工,一年的合同额不超过3000万元。2008年,谢美华全面接管公司,大力引进人才,加强规范管理。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中,公司急流勇进、逆势增长,全年累计签约合同总额突破4个亿。如今,大地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超过3000名员工、为煤建设与生产服务的优秀企业。

    回看自己的角色切换,谢美华坦言,胆子大是一方面,长期的深思熟虑是关键。在煤炭部长期的工作和思考,让他对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看得更加清楚。高新技术产业崛起,第三产业一片繁荣,传统煤炭行业在其间似乎很难展现出优势。谢美华却认为,煤炭行业仍有着很大的成长空间,以矿业为特色的母校也有着光明的前景。他说:“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仍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在这一行业领域中,矿大一定是龙头,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

    谢美华的下一个目标是带领公司上市。“凝聚一批有责任、有事业心、有共同志向的精英,共建一个有信誉、有知名度、有持久生命力的平台”,这是谢美华对公司的发展愿景。他希望未来一至三年内,完成新老交替,把大地的品牌、优秀品质和奋斗精神传承给新人,期待着大地成为更多年轻人成长的平台。

    “大地奖学金”让谢美华、大地公司与矿大联系更加紧密,也让学校更多正在求学的“谢美华”逐梦成长……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陈娅洁 牛璨 贾龙摄影:责任编辑:李秀审核:刘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