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 援建方舱医院,我要去!——记我校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工程专业2021届校友徐鹏
  • 校友故事——上海抗疫先锋潘加奎
  • 【校友情深】要做就要力争最好——记我校地质系水文86级校友张云
  • 【校友情深】与“矿”相伴30年 ——记我校86级校友采矿系刘新民
  • 【校友情深】紧跟时代,邂逅机遇,让岁月如歌 ——记86级校友原矿山机械专业李文
  • 【校友风采】从煤矿一线采掘工人到年轻的矿长 ——记我校2005级校友采矿工程专业王涛
  • 【校友情深】学到的知识不会无用,付出的努力终将带来收获 ——记我校86级校友煤综合利用系焦学军
  • 【校友情深】热切的爱,为母校、为煤炭行业 ——记我校86级校友原物资管理工程专业范宝营
  • 【校友情深】只想为母校做一点事——记我校煤田地质与勘探1980级校友谢美华
  • 基层中沉淀,探索中向前——记我校采矿系2009届校友韩栋
  • 华蓥四载复春秋,彭城一聚忆今昔 ——记我校原机电系72级八位校友
  • “头铁”的援疆青年 ——记2018届毕业生体育学院樊晓东、宋朋朋
  • 男儿此生何为傲,武汉战疫有我身——我校2010级校友王江浩与援鄂医疗队一起坚守武汉46天
  • 为武汉疫情防控把好最后一道防线——环境科学99级校友邓绍坡和团队支援武汉医疗废物处置略记
  • 【奋斗的我】火神山奇迹背后的助攻——记我校矿建85级校友范文生
  • 【奋斗的我】校友孙泽栋带头冲在战“疫”一线 “后进村”挂上“前进挡”
  • 助力火神山、雷神山建设中的矿大身影——记我校矿山通风与安全93级校友易军
  • 迈好自己的步,走出自己的路——记我校85级校友原煤综合利用系崔涛
  • 俊杰生,豪歌起,使命必达——记我校采矿系2009届校友白俊豪
  • 学为初心,从卖纸箱到董事长——记我校煤综合利用系84级校友马向东
  • 让“事业”成为日常——记我校采矿系2009届校友戴林
  • 君子以公路之名,聚八方之客——记我校原测物系83级校友黄文元
  • 万分之一的匠心坚守——记中国矿业大学校友、全国人大代表李薇
  • 赤子心,矿大情——记我校原企业管理系83级校友史立志
  • 春秋岁月,砥砺前行——记我校原采矿系83级校友李晋平
  • 一个建筑师的30年历程——记我校矿山建筑系83级校友仲继寿
  • 绿叶对根的情谊——记我校综合系82级校友姚红仙
  • 一生采矿人 一世矿业情——记我校采矿系84级校友孙希奎
  • 与母校相连的半生岁月——记我校地球物理勘探专业84级校友张胤彬
  • 我为做矿大人而自豪——访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05级校友赵春健
  • 征者无疆——访我校机电78级校友任征
  • 学为初心,从卖纸箱到董事长——记我校煤综合利用系84级校友马向东
    类型:校友风采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发布日期:2019-05-27浏览次数:1
    发布者:李秀发布时间:2019-05-27
    浏览次数:2721

     

    “不会就学。”这句话马向东经常挂在嘴边,他更是一直努力践行,以行动展现。

    他,就是我校84级煤综合利用系选煤专业校友,如今江苏悦翔物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马向东。

     

    四年“寒窗”,积基树本

    马向东1984年进入矿大,就读于煤综合利用系选煤专业。

    “进入矿大,仿佛进入了一个知识的新天地。”马向东对大学充满着好奇,又有些许担忧。他来自江苏一个小县城,获取信息的渠道很狭窄,除了高中书本上的知识,所知甚少。马向东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地充实自己。接触到图书馆、新的课程、新的老师以后,马向东认真学习,充分利用时间,如同海绵吸水一般源源不断地吸取着知识。不浪费时间、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得马向东第一学年就成为别人眼中的“学霸”、班级排名第一。

    马向东虽然成绩优异,但他并不是只会读书。他不仅和同学关系融洽,还加入学生会学习部,并担任了部长。他还以优异的表现成为了班里的第一批党员,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马向东还是个善于观察的人。细数在矿大的种种经历,让马向东记忆犹新的还是毕业卖纸箱。

    四年的学习结束,毕业时大家各奔东西,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难以带走。马向东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他组织了几个同学收购来一批纸箱和打包用的物品,到有需要的同学的宿舍帮助装箱打包,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做不仅方便了同学,他也从中赚取了一笔酬劳。对于这笔酬劳,马向东并没有自己收入囊中,而是拿出了一半捐赠给学校,之后再和其他参与的同学平分。最后他赚得的第一桶金数目依旧可观。

    每当在创业时遇到犹豫不决的事情,大学毕业卖纸箱的事情一直鼓励着他前行。

     

    十年“磨剑”,奋起直追

    “虽然在矿大只有短短的四年,但是母校在我一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并为我带来了无数受益的东西。”回忆起母校,马向东总是这样说。

    离开矿大以后,选煤专业出身的马向东被分配到了单位的焦化工筹建处,他作为厂里为数不多的本科生,工作认真负责、事业顺风顺水,前途可谓一片光明。但是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工厂因为一些原因被迫停产关闭,他被重新分配到与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海运公司。巨大的货船看起来威风无比,要上去却只能攀爬绳索,底下是涌动的海水,“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爬绳子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松手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提起当时,马向东记忆深刻。但这些担心和不知所措没有持续多久,他边工作边学习,吃苦耐劳的他,迅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

    “我认为每做好一份工作,都是一种提高。”秉持这种态度的马向东,每天精力满满地冲在最前面,长期出差、加班,工作任劳任怨。领导也关注到这个踏实肯干的员工,派他到香港学习。从香港回来之后,马向东又调换了几个行业。但他始终坚持不断学习,虽然后来从事的行业与原专业不甚相干,但他都能胜任。学习,正是他一直信奉的原则。

    工作期间,他买来物流方面的大量书籍,观看各大高校的公开课,利用闲暇时间系统地学习了物流。2002年,马向东放弃了前往北京工作的机会,辞职自己创业,经过不懈地拼搏,他与东风悦达起亚合作,如今已是江苏悦翔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

    “做人一定要踏实、务实,不断地学习,肯吃苦。”这也是马向东一步步走向董事长的人生经验。

     

    半生“锦绣”,忠于自我

    “身体锻炼好了,有了良好的体力和精力,工作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返校的演讲里,马向东反复强调健康问题。他说,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清晨起床绕校园跑步,一天的学习过后绕学校走走,这是马向东在大学期间就养成的习惯,即使现在他也依旧坚持着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马向东除了作息规律、注重锻炼,还有坚持洗凉水澡的习惯,闲暇时也找朋友下棋、谈心。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花时间认清自己,这一点也让他一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上大学时,寝室里大家的作息时间不一致,他能够不受他人影响;放弃收入可观又稳定的工作决定自己创业时,他下定决心后便不再动摇,“要有自己的想法,再适当听取别人的意见。”

    创业之后,他遇到了曾经同专业、已有所建树的同学,“我的心里有些许遗憾,没能在原来的专业上继续前行。”马向东提起,但他从不后悔,并且很庆幸自己在创业的道路上坚持了下来。

    1984年入校到2018年返校,时光匆匆,转眼三十四年过去,马向东也从刚走出校门时的懵懂青涩走向了如今事业有成时的成熟稳重。毕业后,他多次返校,看看见证自己成长的矿大,和老同学相约在校园里漫步,回忆往事。他也曾驻足矿大南湖校区,感叹矿大令人惊喜的变化。于他而言,矿大和大学的经历是深埋心底的依恋,更是他一往无前的动力。

     

     

    新闻来源:刘慧瑛 张学仕 徐静摄影:责任编辑:卢进丽审核:刘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