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风采
  • 【校友情深】紧跟时代,邂逅机遇,让岁月如歌 ——记86级校友原矿山机械专业李文
  • 【奋进之歌】从“心”出发,探索居家养老的矿大模式 ——离退休工作处开展养老服务工作纪实
  • 【我身边的好老师】家国寓心破万难,科教融合钻科研 ——记2020-2021年度教师Ⅰ类荣誉称号“科研标兵”获得者、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马占国教授
  • 【我身边的好老师】教学路上的“刚体”团队 ——记2020-2021年度教师I类荣誉称号“教学先进集体”、大学物理教学团队
  • 【青春答卷】12345678,整整齐齐保研“一家” ——记我校2018级保研宿舍矿业工程学院梅三A604
  • 【我身边的好老师】光明日报报道:将自己铸成一块熠熠闪光的矿石 ——记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于洪珍
  • 【我身边的好老师】获评优秀教师,他说:我永远都是一名学生 ——记2020-2021年度教师I类荣誉称号“优秀教师”获得者、安全工程学院王亮教授
  • 【奋斗的我】用“零耗能”聚焦“碳双减” ——中国矿业大学师生参加SDC竞赛纪实
  • 【校友风采】从煤矿一线采掘工人到年轻的矿长 ——记我校2005级校友采矿工程专业王涛
  • 【校友情深】学到的知识不会无用,付出的努力终将带来收获 ——记我校86级校友煤综合利用系焦学军
  • 【校友情深】热切的爱,为母校、为煤炭行业 ——记我校86级校友原物资管理工程专业范宝营
  • 【先锋90后】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记“先锋90后”青年党员、环境与测绘学院博士研究生卞朝法
  • 【我身边的好老师】“当你用心对待学生时 学生也会感受到” ——记我校2020-2021年度教师Ⅰ类荣誉称号“教学模范”获得者、 数学学院祁永强副教授
  • 【我身边的好老师】把学问做在田野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记我校2020-2021年度教师I类荣誉称号“科研标兵”获得者、环境与测绘学院胡振琪教授
  • 【我身边的好老师】从不等待机会 而是努力创造机会 ——记我校2020-2021年度教师I类荣誉称号“年度优秀教师”获得者、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代伟教授
  • 【奋斗的我】用“零耗能”聚焦“碳双减” ——中国矿业大学师生参加SDC竞赛纪实
    类型:集体风采作者:李秀发布日期:2021-11-05浏览次数:751

    你见过太阳能为唯一能源的高性能全尺寸房屋吗?近期,在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的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简称“SDC竞赛”)现场,15栋全部靠绿色清洁能源驱动的绿色高性能房屋基本建造完毕,这些房屋将服务于2022冬奥会。其中,一栋面积147平方米、名为“T&A house”的房屋是由中国矿业大学与波兰AGH科技大学联手建造的绿色节能、零能耗的房屋。

    9月29日下午,T&A house的光伏系统成功并网发电,数据显示光伏发电系统承担建筑自身能耗的同时,还完成了对储能电池的充电,并向电网输送电能,这标志着T&A house是一栋真正的产能建筑。我校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系副主任姚刚介绍:“通过我们和赛场运营方的现场实测,现在T&A house光伏系统每天能发电33度电左右,这个房屋日常用电在4-6度左右。”

    绿色清洁 新系统为房屋赋能

    SDC竞赛是可持续能源建筑领域最顶级的国际竞赛。这项大赛有太阳能“奥林匹克”和绿色住宅“世博会”之称,本次大赛以“光耀我能”为主题,来自中、美、法等10国的29所高校的参赛团队,需要设计并建造一栋以太阳能为唯一能源的高性能全尺寸房屋,参与十项指标评比和公众展示。

    为参加本次比赛,我校与波兰AGH科技大学组建了Team CUMT&AGH&HSP团队。这是一支跨学科、跨专业的国际化团队,成员包括以我校建筑与设计学院、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与测绘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在内的7个学院10个专业的50余名学生及10名指导教师,并与波兰AGH科技大学、浩石集成房屋有限公司联手参赛。团队还获得了多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支持。

    姚刚介绍,“团队的设计方向,要融合中国传统元素和未来科技,诠释北方典型四合院结构的设计理念。我们房屋的围合空间营造出了采用生物砂过滤器净水的制冷中庭,同时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实现跨季节储能,完全依靠太阳能及被动式设计手段实现了建筑的独立运行。”

    T&A house的能源供给完全来自于太阳能。建筑屋顶使用了太阳能集热器,墙使用了光伏瓦并且廊沿上面使用了薄膜光伏,在可再生资源利用方面十分有特色。建筑系统使用了光电、光热、地热三种能源综合。经测算,建筑的产能大于建筑耗能,符合了零能耗建筑的标准。

    突破技术 实现跨季节储能

    建筑耗能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在我国,建筑能耗已经占到全国总能耗的1/3左右。

    “比如我们生活中,要照明、热水、做饭、取暖、制冷等等,这些能量消耗,从源头上讲,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团队队长、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2020级硕士研究生韩飞虎介绍,团队要打造的是零碳建筑,“就是在建筑运行使用过程中,不消耗化石能源,能源全部来源于太阳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

    使用太阳能为一座房屋的运转提供能量,并非易事。“我们要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夏季太阳能比较充足,而冬季就略差一些。”冬季需要的能耗,可不可以由夏季存储而来呢?经过团队的创意碰撞,大家大胆提出了这一想法。

    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改良版地源热泵系统,在夏季将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热水注入地下,给大地加热,冬季再进行提取。大地就相当于一个储热装置,实现跨季节性储能。韩飞虎介绍,团队自主打造的能源系统,将高效真空管集热器、地源热泵优化组合,组成了先进的跨季节储能系统,可以将夏季过剩的能源转移到冬季使用。“我们房子配有一个100米深的井,将太阳能集热器在夏季产生的使用不完的热水注入到地下,实现给大地补热,实现大地的可持续性提热。”

    节能环保 智创为双减助力

    SDC赛事是高校在践行国家双减目标下的一次有效尝试。

    秉承双减精神,T&A house在建筑中加入了建筑节能的前沿技术。结合张家口的气候特点,房屋利用新风、水处理及中庭水景等设施为室内营造了更加安全且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深度的契合了竞赛的理念和主题。

    T&A house屋顶的太阳能板、边廊顶部的太阳能薄膜以及建筑西侧山墙面的光伏瓦三类光伏组件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太阳能为建筑提供充足电力。结合张家口夏季早晚温差大的特殊气候特点,房屋建筑北侧还设置了蓄冷景观水池,作为景观的同时也可以在夏季夜间储蓄冷水,用于日间制冷,大幅度节约夏季制冷能耗。在室内空气调节方面,中庭水池承担了室内景观、室内加湿器、中水净化过滤器的多项功能,实现一物多用、经济环保。

    T&A house在空间设计中融入“绿色生态”,意在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可持续的室内环境,比如一条语音指令即可遥控室内顶灯和电动窗帘;一键触摸便可实现对家用电器的远程操控。

    “这次参赛,是我们对未来建筑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一次尝试和探索。”姚刚说,此次赛队的建筑作品在能源利用、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原创性构想,T&A house的竣工落成也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们在能源利用领域的又一次的探索。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臧国栋 李秀摄影:责任编辑:李秀审核:刘尧